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0 07:43:26
每經編輯|孫志成
眾所周知,在北京,買車不難,買了車以后上牌,才是真難。
10月26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公布了今年北京小客車指標第5期搖號的基數序號總數。經測算,本期約3120人搶一個指標,中簽難度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
新能源車的輪候更是看不到頭,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近日公布,2020年北京市的54200個新能源指標已在首期用盡。如果按現行配置規(guī)則測算,個人新能源車牌新申請者將繼續(xù)輪候9年。
在“一牌難求”的情況下,一個“京牌”交易的灰色市場應運而生——“假結婚過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女子兩年結離婚28次
11月9日,據北京市公安局新聞辦公室消息,今年以來,以“結婚”為手段過戶京牌指標違法犯罪持續(xù)高發(fā),嚴重破壞社會管理秩序,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對此,北京市公安局依托“平安3號行動”,組織開展打擊整治,堅持精準打擊、協同整治、綜合治理,全力斬鏈條、查幕后、治亂象。
行動開展以來,北京市公安局首先組織刑偵總隊、交管局等相關單位,通過輿情監(jiān)測、數據分析、群眾舉報等途徑,研判獲取一批違法犯罪線索。自10月30日起,由刑偵總隊牽頭,組織十六個分局共510余名警力開展集中收網,逐一落地核查,深挖幕后“黑中介”及利益鏈條,實施全鏈條打擊。通過八天連續(xù)作戰(zhàn),截至11月6日,共抓獲嫌疑人166人,其中124人以結婚為手段騙取、買賣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的違法犯罪行為,因涉嫌買賣國家機關公文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起獲結(離)婚證及大量電子轉賬記錄。
工作發(fā)現,此類違法犯罪行為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獲利快的特征,涉及“黑中介”、指標持有人和買方。“黑中介”既有個人、又有團伙,利用街頭廣告、QQ、微信等發(fā)布信息。買方通過“黑中介”,與指標持有人取得聯系,交納定金。雙方以合法方式結婚,變更指標后,再辦理離婚手續(xù),并支付尾款,“黑中介”與指標持有人按比例分成。涉案人員存在短期內多次、頻繁結離婚的現象,從而變更過戶一定數量的指標。如,白某妮(女,26歲)2018年以來結離婚17次,變更過戶車輛15輛;勵某妮(女,37歲)2018年以來結離婚28次,變更過戶車輛23輛。
針對涉案車輛,北京市公安局交管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公安部《機動車登記規(guī)定》相關規(guī)定,依法收繳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撤銷機動車登記,并嚴格落實申請人三年內不得申請機動車登記的規(guī)定。同時,依據《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將相關違法信息及時通報市指標管理機構,由其公告作廢小客車指標、落實三年內不予受理指標申請的管理措施。
一個指標最高16萬
近日,部分網絡社交平臺出現不少“最后一個月結婚過戶牌照”“政策臨近要漲價”等宣傳語,而這些宣傳語正是由一些從事“結婚過戶號牌”生意的中介所發(fā)布。
據了解,所謂“結婚過戶”,即交易雙方簽署協議,結婚以夫妻名義實現車牌或指標變更轉移,完成后即辦理離婚。
今年6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門就《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和《關于一次性增發(fā)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方案(征求意見稿)》三個文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門在上述文件中規(guī)定,在辦理夫妻間車輛變更登記、離婚析產車輛轉移登記時,需滿足婚姻存續(xù)期滿1年的條件;個人名下有2輛以上北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在辦理向配偶、父母、子女轉移登記車輛時,受讓方與車輛登記所有人的親屬關系存續(xù)期也需滿1年。
上述“暫行規(guī)定”和“實施細則”計劃于2021年啟動實施。這讓不少寄希望通過“假結婚”獲得一張京牌的人和從事該業(yè)務中介急了起來。
據中新經緯今年6月時報道,一名從事該業(yè)務的中介周宇給出的辦理價格中,“男標”12.5萬到13萬,“女標”14萬到14.5萬。所謂“男標”,即尋找一名擁車牌的男性結婚過戶。不止周宇一家,多家因手里男性車標數量更多,價格也比“女標”便宜。此外,北京本地人的車牌要比外地人的貴2千-3千。
而隨著“最后期限”的臨近,“結婚過戶”的價格也水漲船高,據北京商報近期報道,一位中介人員表示,目前“男性”指標價格為13萬-14萬元,“女性”指標價格則為15萬-16萬元。
鋌而走險背后隱患重重
2018年至今,北京已出現多起因私下簽協議買賣車牌引發(fā)的糾紛案件。其中,交錢沒拿到車牌、結婚拿到車牌但所謂的“老公”卻不愿意離婚等問題頻出。
去年12月23日,通州法院通報一起案例,周女士辦京牌不成,“丈夫”還消失了,她只能起訴法院解決“離婚難”問題。
據該案承辦法官劉萍萍介紹,當時,中介承諾,以離婚車牌過戶的方式,周女士十五日內就能拿到車牌,只需要中介費3萬元和給對方的“感謝費”12萬元。雙方亦簽訂“協議”。但是在車牌過戶的前一晚,中介和“丈夫”均突然停機、失聯。
事實上,涉及京牌交易的詐騙案例也不乏先例,鋌而走險背后隱患重重。
去年9月,北京東城區(qū)檢察院偵辦了一起涉及京牌的刑事詐騙案。案件檢察官劉迎迎介紹稱,19名受害人中,有12人是因購買京牌被騙,其中有人一次性為親朋購買6個京牌,被騙42萬余元。劉迎迎表示,在回訪時,多數受害者都不愿詳談自己的受騙經歷,“他們知道京牌交易是違法行為,但是都抱著僥幸心理。”
圖片來源:攝圖網(圖文無關)
針對假結婚過戶購買車牌這一行為,有律師表示,無論是租賃還是購買京牌,出售人和購買者都會面臨同樣的法律風險。
據北京日報,治標更需固本,本固方能病除。通過婚姻倒賣小客車指標,一是違法犯罪分子利欲熏心膽子大,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現有制度上的缺陷和漏洞。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犯罪分子并不尊重婚姻受法律保護的嚴肅性,反而視為弄虛作假的突破口。北京發(fā)布《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和《<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修訂征求意見稿)》后,市民咨詢和辦理夫妻變更業(yè)務數量明顯增多,針對不法分子如此猖獗的伎倆,兩個處在征求意見的階段的法規(guī),需增加更為明確和細化的條文,切實扎牢制度籬笆,不給假結離婚之徒可乘之機。
此外,針對此類違法犯罪行為涉及多個部門的現實,交管、民政等部門要加大信息審核力度,借由大數據等智能手段,對短期內頻繁離婚、過戶號牌的當事人予以重點關注,把問題發(fā)現在萌芽之中,讓隱患消除在未然之前。只要各部門真正認真負責,違法犯罪分子就很難闖過一道道關口,即便僥幸得手,也難以逃避法律的打擊。
通過“婚姻手段”開上屬于自己號牌的車,是一趟極其危險的旅行。北京市正在優(yōu)化調整搖號政策,爭取滿足更多“無車家庭”的擁車需求。排隊搖號的市民,也要時刻系好法律法規(guī)的安全帶,且莫打婚姻的歪主意,作無謂的冒險,買賣號牌,得不償失。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新經緯、北京商報、北京日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