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2012-12-06 09:20:13
為了一個歇腳避風的港灣,他們艱難地走在“買房”路上;每個人的“買房”經(jīng)歷,都是一段牽動人心的故事。
看了20多套房,終于有眉目
11月14日,終于把房子的事情定下來了。
房子是一套一居室,一廳一室一衛(wèi),面積不到50平方米,對于我們兩個人來說面積也只能說夠用,更別提讓父母過來一起住了。房子的房齡比較長,上世紀60年代的磚混結(jié)構(gòu)。小區(qū)沒有物業(yè),樓道里衛(wèi)生環(huán)境自然好不到哪里去。離工作單位不近,公交車也要將近一個小時的路程。
半年下來,我也看過不下20套房:從春天看到冬天,從城里看到城外;看了二手房,也看了新房。坐過公交車,也騎過自行車,甚至還打車去看過房子。跟著中介看過房,也自己找熟人看過房……山重水復,柳暗花明,現(xiàn)在買房的事情總算有了個結(jié)果。
雖然這套房子有很多缺點,但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價格,120萬元的總價在我的承受范圍之內(nèi):自己的存款基本上可以支付房子的首付,只需父母再提供20多萬就可以了;貸款每個月還款4000多元,節(jié)省一點還可以承受。
房本過戶,周折還不少
沒想到簽完買房合同,還要走那么多程序。
11月20日下午,我和業(yè)主約好一起到房管局進行買房資格預審。我們到的時候大概是下午2時,拿號后就開始排隊。11月的北京溫度已經(jīng)很低了,排隊等待的玻璃間密封得不好,即便在室內(nèi),手腳也都凍得冰涼。直到下午5點半,才把預審程序辦完。其實,真正辦理程序也就花了不到5分鐘。
一起排隊的一個阿姨跟我說,她已經(jīng)是第三次來了。她說:“從家里趕過來要一個多小時。來之前想咨詢一下需要哪些材料,可找了半天沒有找到他們的咨詢電話。第一次來的時候,我被告知沒有帶戶口本的首頁;第二次來的時候,又被告知一代身份證不管用。不能一次說完嗎?”
跟著我一起來的中介小吳說,這才剛剛開始。再往后,還要來辦理網(wǎng)簽、繳稅等手續(xù),尤其是過戶,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小吳說,前幾天她幫一個客戶辦理過戶,凌晨2點就來排隊,可也只排到70多號。等到她辦理過戶的時候,已經(jīng)是當天下午了。
我問小吳,有沒有不用排隊的方法?小吳說:“有啊,你花錢買號吧。花幾百元買個號,就有人帶著你直接去辦理業(yè)務(wù),不用排隊。”
現(xiàn)在房子定下來了,結(jié)婚也提上日程。希望工資再漲一點,房價再降一點,這樣就可以早點換一套大一些的房子,把爸媽都接到北京來了。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lián)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xiàn)在本站,可聯(lián)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guān)注每日經(jīng)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