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婁剛:不排除明年信貸超今年
2009-11-27 04:25:32
每經記者 馬駿骎 發(fā)自上海
摩根士丹利中國策略師婁剛11月26日舉行小型媒體見面會,對于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婁剛指出,通脹問題、房地產市場調控問題以及政策緊縮前期準備等應當是政府最需急迫處理的議題。
必須關注通脹風險
婁剛指出,必須關注通脹問題,要對通脹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通脹可能比預期更早到來?!霸谖铱磥恚浀陌l(fā)生機制在于貨幣,而傳導機制就是總需求,總需求的情況可以從GDP增長數據進行反應,”婁剛說,“目前即使貨幣供應過剩的事實存在,但總需求沒起來,所以只會造成資產價格過高,不至于帶來通脹。通脹何時到來完全取決于總需求,一旦總需求上升進而推高生產成本、消費成本,通脹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br/>
根據婁剛的預計,流動性在明年很難一下子收緊。中國的刺激政策的重心在于固定資產領域的投資,其優(yōu)點是見效快,缺點是“船大難調頭”?!爸袊芏囗椖慷际强缒甓韧顿Y行為,退出彈性差,政府只能對新開工項目進行控制,或者拉長已開工項目的期限,但是很難收緊,否則就會出現爛尾工程?!眾鋭傉f。
“不僅如此,私有部門的投資反彈非常明顯,”婁剛補充說,“這塊是壓不住的,加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明年到底規(guī)模多大還看不清楚,目前最保守的預計也要達到兩三萬億,因此明年貸款壓縮空間是不大的,現在市場預計明年新增貸款在7萬~8萬億元,我認為應該和今年差不多,甚至可能超出今年。”
貨幣持續(xù)的強勁供應意味著通脹發(fā)生機制已經存在,而傳導機制方面,目前市場上已經形成共識,明年整體經濟增長或超出市場預期。婁剛預測說,“明年如果出口形勢進一步好轉,甚至不排除GDP增速超10%的可能?!?br/>
在婁剛看來,目前中國經濟增長的整體模式依然未能脫離過去大的框架,他個人傾向于通過貨幣調整、人民幣自由兌換、人民幣升值的方式實現經濟再平衡。
“房地產已成強弩之末”
除了通脹問題之外,婁剛提出,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應該有個說法,而且應當提出“全套的解決方案”。他指出,首先要改變地方政府的融資方式,其次還必須解決很多隱性問題,比如開發(fā)商的稅費問題,此外他建議對高端物業(yè)征收重稅,因為“像國內如此低的房屋持有成本是非常罕見的”。在婁剛看來,如果不是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只能起到“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作用。
“房地產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只要政策動一動,就會應聲而落,”婁剛預言。他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突出問題在于地方政府利益和發(fā)展商利益的固化,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問題顯得非常突出。他建議,中國地方經濟的活力相當不錯,應該允許地方政府發(fā)債,解決融資問題,而其他一些手段諸如開征物業(yè)稅在目前情況下操作起來都有難度。
A股仍在泡沫化早期
婁剛預測,A股目前還處于泡沫化的早期,預計明年將出現“沖高回落”的走勢,而頂部很有可能出現在一季度或二季度,達到4000點附近。此外他還表示,明年將低配地產股和銀行股,并看好能源和消費行業(yè)。
婁剛指出,中國的資產泡沫化正在形成過程中,但還沒有完成。和普遍觀點不同的是,婁剛認為資產價格泡沫的形成過程可能是相當漫長的。比如中國市場奧運之前的一輪泡沫其實在2003年就已啟動。
“但我認為股市不會有所謂黃金10年、黃金兩年也不太可能,因為目前經濟結構失衡,資產價格沖高后必將面臨經濟再平衡,因此股市的走勢將是沖高回落,”婁剛預測。
在具體行業(yè)上,婁剛表示明年將低配地產、銀行和原材料股。婁剛對此解釋說,關于樓市供需邏輯、人民幣可能升值等表面因素對樓市的積極面都早已經被股價所消化,銀行也一樣,人人都在談未來息差對股價的正面影響,而其實當前股價對此預期早已有所反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